草莓是我省特色时令水果之一,具有适应广、生产周期短、效益高等特点,适宜与水稻、西甜瓜等作物轮作套种,因而受到农户的欢迎。近年来,我省把草莓产业作为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强省、特色精品农业大省的主要产业之一,大力发展设施栽培,推广优良品种和生产技术,强化品牌营销,促进草莓产业持续发展。如今,全省草莓年种植面积超8万亩,年产量10万吨左右,产值12亿元以上。
从起初的水土不服,露地栽培,到大棚栽培,草莓在我省落根生长,经历了约30年光景。如今,“浙产草莓”声名鹊起,我省也因此成为全国设施草莓主产区。然而,光鲜背后也存隐忧。近年来,一直主宰着我省大棚草莓的品种,大多是引自国外的舶来品。之前有上世纪90年代主栽的“丰香”草莓,当下有日本引入的“红颊”和“章姬”,后两者约占市场份额的近九成。这两个品种商品性、口感、早熟性均为上乘,唯一不足的就是抗病性差。
可喜的是,近年来一批本土草莓品种崭露头角。我省的科研育种者不断研究草莓生产发育规律,先后培育出一批优良的草莓品种。如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选育成功的“越心”草莓品种,不仅保留了外来品种的优良特性,而且抗病虫性也有了明显提高;还有杭州农科院选育的“红玉”草莓品种,不仅果实颜色好、品质佳,而且抗病性强、丰产性好。本土优良草莓品种的出现,有望改写浙江草莓舞台一直被洋品种主宰的格局。
从8月下旬起,我省自北而南陆续进入草莓种植季。经调查,今年我省草莓苗品种多,苗壮质量好,完全能满足莓农种植的需要。那么,选购哪个品种好,草莓移栽前后,要准备哪些工作,农户要做好三项措施。
选好品种,预定壮苗。目前我省草莓仍以“红颊”“章姬”为主导品种,但国内选育的本土品种,如“越心”“越丽”“越佳”“越丰”“红玉”“小白”“白雪公主”等,以及一些从外地引进的草莓品种,如“天仙醉”(醉侠)“妙香”“隋珠”“香蕉草莓”等,这些品种各有特色,种植面积正在逐渐扩大,莓农在选购时,可根据不同的目标消费市场和销售渠道,合理搭配种植。
我省草莓育苗基地主要分布在建德、杭州的下沙、大江东等地,眼下草莓育苗已到末期,农户如方便的话,可去草莓育苗基地实地查看,了解草莓苗的生长状况,预定所需品种,选购无病的壮苗。对感染炭疽病的苗应及时剔除,防止种植后出现死株。
消毒土壤,整地做畦。做好土壤消毒工作,可减少后茬大棚草莓的病虫危害,提高草莓移栽成活率,确保草莓优质丰产。通常采用太阳能高温消毒和氰氨化钙、棉隆结合灌水覆膜的土壤消毒法,具体操作方法:经前期淹水和雨淋处理后,在土壤潮湿时用旧薄膜盖在土表面。也可以选用氰氨化钙颗粒剂40-50公斤/亩,或用98%棉隆微粒剂20-25公斤/亩,结合亩施有机肥2000公斤(或商品有机肥500公斤),均匀撒施在地面,翻耕园地。翻耕后的土壤湿度保持在60%以上;然后用大棚薄膜贴地覆盖,周边用土压实,在高温条件下密闭10天左右,揭膜后灌水进园,并再次翻耕,当田间水自然吸干后,做畦待种。
草莓生长前期一般处于露天,我省秋季时常雨水较多,容易导致营养生长过旺,无法控制。因此,施基肥时,“红颜”等生长势强的品种,采用不放或少放复合肥。建议土壤消毒后再沟施饼肥200公斤、复合肥0~20公斤、钙镁磷肥25公斤,盐碱田可加施15.5%硼肥200-400克,偏酸性的土壤可亩施50公斤生石灰。做深沟宽畦,畦高要求35厘米以上,畦沟宽不小于40厘米,在草莓定植前7天完成,采取土壤化学消毒方式,从揭膜至定植至少15天以上。
防治病虫,适期移栽。8月中旬后,掰除老叶、病叶、匍匐茎,留三叶一心或四叶一心,做好病虫防治措施。起苗前2~3天,用25%吡唑醚菌酯乳油1500-2000倍液,5%噻螨酮水乳剂1500-2000倍液,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6000-8000倍液,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900-1500倍液,60克/升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2000倍液,仔细喷施1次,防控草莓炭疽病、螨类、斜纹夜蛾、蚜虫和蓟马等病虫害。有效控制病虫菌带入种植圃。
苗购入后,栽苗前用广谱性杀菌剂和杀虫剂按使用浓度配制成溶液,浸苗1分钟,晾干后种植,杜绝幼苗携带的病虫害入园。
草莓苗定植过早或过迟,都会影响顶花芽分化和植株生长发育及前期产量。“红颊”草莓在浙江省中北地区定植适期为9月12日前后,而浙东南、南部地区9月20日前后。“越心”草莓在浙江省中北地区定植适期为9月3日前后,而浙东南、南部地区10日前。具体视秧苗素质和天气而定,天气凉爽可适当提前。为提高成活率,缩短缓苗期,尽可能在阴天移植,并覆盖遮阳网。“红颊”等草莓品种的种植密度每亩5000-6000株为宜,“越心”等紧凑型品种可适当密植;一般采用一畦双行、三角形定植,弓背朝沟;栽苗深度以“上不埋心、下不露根”为度。种植后,浇透定根水,使根与泥土紧密结合,直到植株成活。
浙江省农业厅 胡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