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晚疫病症状
1. 幼苗期染病可使嫩茎基部出现似热水烫伤状、不定形的暗褐色斑块,逐渐软腐,幼苗倒伏死亡。
2. 成株的根、茎、叶、果实均可受害。
(1)主根染病初出现淡褐色湿润状斑块,逐渐变黑褐色湿腐状,可引致地上部茎叶萎蔫死亡。
(2)茎染病多在近地面或分叉处,先出现暗绿色、湿润状不定形的斑块,后变为黑褐色至黑色病斑。病部常凹陷或缢缩,致使上端枝叶枯萎。
(3)叶片染病出现污褐色,边缘不明显的病斑,病叶很快湿腐脱落。
(4)果实染病多从蒂部开始,出现似热水烫伤状、暗绿至污褐色、边缘不明显的病斑,可使局部或整个果实腐烂,逐渐失水后成为黑褐色僵果可残留在枝条上。上述各染病部位的病斑在天气潮湿时,表面可长出一层稀疏的白色霉层,这是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
二:病原
辣椒疫病的病原是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属于鞭毛菌的真菌。病菌孢囊梗简单,菌丝状,淡色。孢子囊顶生,长椭圆形,淡色,顶端有乳头状突起,大小为27.6~55.8×15.5~31.6微米。萌发时产生多个有双鞭毛的游动孢子。卵孢子圆球形,黄褐色,直径为15~28微米。病菌还能产生球形的厚壁孢子,淡黄色、单胞。辣椒疫霉菌的寄主范围较广,除辣椒外还能寄生番茄、茄子和一些瓜类作物。
三:发生规律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卵孢子或厚壁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次年发病的初侵染菌源;我省南部及海南省可常年种植辣椒,病株上的孢子囊也可以成为下一季的初侵染菌源。当温湿度条件适宜,卵孢子萌发,长出孢子囊,孢子囊通过气流或风雨溅散传播,萌发时产生多个游动孢子,游动孢子萌发后进行初侵染。初侵染发病后又长出大量新的孢子囊,通过传播,在一个生长季节可进行多次的再侵染。
晚疫病是一种流行性很强的病害,条件适宜时,短时间内就可以流行成灾。其中1. 天气条件:多雨、潮湿是关键因素,有利于孢子囊形成、萌发、侵入和菌丝生长;其次是温度,平均温度26~28℃最有利于发病。2. 栽培管理因素:与茄科或瓜类蔬菜连作发病较重;地势低、土质粘重、排水不良、通风透光性差、管理粗放、杂草丛生的菜地发病亦较重。3. 不同的品种抗性亦有差异,一般甜椒类抗性较差,辣椒类较为抗病。
四:化学防治方法
1. 化学防治的关键是防治时间。一定要在发病的初期防治:如果是本身田块土壤引起的,首先在出现中心病株(多数小苗期的病斑在植株与土壤交界的茎基部)时立即喷药防治;如果是通过雨水传播引起的一般呈现普遍发病且病斑多在上部的叶和分叉处的茎,因此防治的时间要掌握在雨后立即喷药。
2. 药剂的选择与使用技术:
(1)50%福帅得悬浮剂2000倍:福帅得是具有预防保护、铲除杀灭功能的防治辣椒晚疫病的有效药剂,在发病初期亩用25~35毫升兑水50~70公斤对辣椒进行全面均匀喷雾,间隔10天左右再喷,一般连喷3次左右就能取得优异的防效。也可以采取福帅得与科佳进行连续轮换用药,节约防治成本。
(2)10%科佳悬浮剂1500倍:科佳是一个具有预防保护功能的防治晚疫病的药剂。一般在每年发生晚疫病的田块,在发病季节的雨后应立即喷科佳进行保护。亩用科佳40~50毫升左右兑水60~75公斤对辣椒进行全面均匀喷雾,一般间隔7~10天再喷,连续3~4次。最好与福帅得进行轮换用药。也可以与具有治疗作用的烯酰吗啉轮换用药。(俞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