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厨师“造”的炒菜机器人被“请”到美国当“大厨”
“手”快:一锅7公斤重的青菜,42秒就炒好
能干:川菜、湘菜、杭帮菜,样样拿手
身在异国他乡也能吃上可口的“家乡菜”,这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件奢侈的事。绍兴厨师却让这份奢侈变成了“大众幸福”。经过一个月在中国的测试,昨天,美国一家知名连锁餐饮公司正式向绍兴的浙农茂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发出订单:“请”10台“茂阳智能”的炒菜机器人赴美做“中餐”。
“非常能干,川菜、湘菜、杭帮菜……全都拿手。”昨天,记者电话联系了这家连锁餐饮公司的代表陈先生,他惊喜地说,测试期间,炒菜机器人表现出色,美国当地不少中餐厨师还特地赶来品尝机器人的厨艺。
其实,炒菜机器人引来出口订单是意外之喜。“当初研发炒菜机器人,主要是拓展净菜物流配送产业链,解决从食材到烹饪过程的食品安全问题。”“茂阳智能”副总经理李波说。
作为全国净菜配送龙头企业,浙农茂阳农产品配送有限公司服务国内学校师生人群达60余万人。去年8月,公司投入1亿多元,组建科研团队,成立了茂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全速推进炒菜机器人产业化进程。
“虽然‘茂阳’介入智能制造较晚,但研发炒菜机器人却找准了切入口。”市经信委高新处负责人说。
“茂阳智能”的首席工程师是一名叫潘锦敏的厨师。见到潘锦敏时,他正在车间与技术人员一起优化机器人的“手臂”结构。“中国人习惯‘炒’,炒小锅简单,炒很重的大锅就是件痛苦的事。”曾在温州华侨饭店担任厨师长的潘锦敏撸起袖子,顺势作了一连串“晃、翻、推”的动作,他深有体会地说,用大锅使不出这些功夫。怎么办?许多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厨师干脆拿铁锹来炒菜。“结果因受热不均衡,味道可想而知。”潘锦敏说。
炒菜机器人必须能干厨师干不好的活,才有市场。为此,潘锦敏联合装备制造专家,攻关炒菜机器人的“手臂”本领,让机器人学会厨师的一招一式。这还只是第一步。一些大企业员工来自五湖四海,怎么满足他们的“家乡胃”?茂阳智能公司又请来各派菜系厨师,将菜系特点通过数据植入炒菜机器人的“大脑”。“只要扫描二维码,炒出来的味道就‘标准’‘地道’。”潘锦敏很自信地说。
“在美国,喜欢‘中国菜’的除了中国留学生、游客、华人,还大有人在。”美方代表陈先生以美国公司为例介绍说,每天点“中国菜”的比例现在已经占到四成以上。于是出现了一个难题:一方面,“中国菜”越来越受欢迎;另一方面,在美国很难招到有经验的中国厨师。“能炒出中国味的炒菜机器人到了美国,相信会大有作为。而且,它自带油烟处理功能,绿色环保。”陈先生坦言,这些设计都是美国公司愿意花大价钱下单的原因。
除了国外公司用上了绍兴炒菜机器人,国内一些企事业单位也用上了它。“嘀嘀嘀。”昨天中午11时许,诸暨技师学院,一锅7公斤重的青菜从下锅到出炉,42秒,出锅的青菜翠绿好吃。学院食堂负责人陈天倪说,学校有3000多名师生,众口难调。自从用上炒菜机器人,学生对食堂的满意度提高了10个百分点。
据悉,茂阳智能公司的炒菜机器人自去年下半年上市以来,不但在国内热销,还远销新加坡、美国等地。目前“茂阳智能”收到订单已超过100台。
(何超群)
(转自《绍兴晚报》2018年1月18日第3版)
http://epaper.sxnews.cn/sxwb/html/2018-01/18/content_3_11.htm